80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七章 徐鸿儒郓城起事(第2页)

首先徐鸿儒起义在郓城,他的情报网不可能遍布每个县,暂时也不必要有时效性极强的情报。

所以此时他获得山东的情报以十天前发生的算是当时的,路远一点一个月也算是及时的,此时知道这件事还不晚,后续情报只能等以后送来。

对徐鸿儒造反目的沈磊也不是太关注,大致了解他乃是属白莲教系统,虽然也是有明末激烈冲突的社会矛盾因素,但主要是白莲教属于造反专业户,在将他当纯农民起义有点拔高与言过其实。

而且是徐鸿儒一起事就自称中兴福烈帝,封亲王、封丞相、封总兵、架子完全搭起,草台班子也是好位子占尽,真发展下去也只能如太平天国一样大肆封王了。

对徐鸿儒此时造反有什么正面用或正义性沈磊不关心,他关心的是这次造反会牵连多少人无家可归。

因为造反就是攻城略地,这中间肯定会有不少无辜者被牵连到,而官军也会平叛,双方战牵连的人会不少。

另外徐鸿儒应该会很快失败的,对具体细节沈磊虽然不大清楚,但他却知道这人后来已经不提起了,应该是时间不久就失败了。

现在他不是对徐鸿儒失败关心,而是对可能产生的难民,及后面失败时义军的逃跑者有极大的兴趣,因为这都是移民来源。

当然收集难民风险小一点,收留失败义军逃窜者可能会被官府抓住小辫子的。

所以沈磊回基隆考虑利弊后让前口子村那里在收集难民上可以大胆一点,对收留义军采取只收残余并最好让他们分散到达海边的办法。

然后由渔船送到灵山岛再出面,而渔船只给予高额运费不直接出面组织,在郓城那里也只散布消息。

之所以要收留义军残部是这部分人青壮多,台湾基建工程多,劳动力有些缺乏。

本来辽东青壮比例稍微高一些,被毛文龙一搅和青壮大多扣下了,给的基本上是扶老携幼的家庭户,只能安排进农庄。

而且辽东与山东人对种植水稻实在是有些勉强,他们不仅不适应台湾气候,对耕种上也不适应。

特别是在辽东基本上只种一季,即便是春、冬二季种植与种水稻比辛苦与麻烦相差不是一点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肯定是读过会背的诗比例最多的之一,此诗描述的就是北方农民给粟或麦除草的场面。

现在就将粟麦与水稻的种植比较一下,首先水田粘性大,垦田、犁田比垦地、犁地劳累又速度慢。

之后播种粟麦不管用手还是工具撒下就行,水稻要洒种先培养秧苗,然后是拔秧插秧,每一丛稻子都是经过几道手的。

另外锄草与水田摸草的辛苦也是无法比的,这方面只有福建人最合格,所以农庄里他们成了技术指导。

亏得辽东是难民山东是流民,安定情形下只要能勉强吃饱将他们移民台湾肯定是比较困难的。

这只是说明现在农庄里男女老少齐上阵才能将田种下,抽出劳动力来完成如筑沿海岸大干线沈磊还缺不少青壮年干活。

这才让沈磊决定冒险收留徐鸿儒造反失败者,当然也只是零碎而且不直接出面。

反正还有几个月放几个消息及真此时就开始在灵山岛收人就可以了,而且这办法其实也早该想到,因为只要给渔民钱整个长江以北到成山角只怕都会有人送来。

如每个人付一两银子走一趟几两比打鱼收入高,还不受渔霸欺侮,如此虽属于广种薄收,一旦成形每月积少成多也比较可观,成本也不高。

至于消息放出后徐鸿儒失败后多少人会相信,及从郓城七八百里外走到海边就不是他能控制的。

至于不愿意整体接收败军是路远风险大,主要还是他们的宗教色彩。

单独的杂七杂八的宗教信徒或骨干随移民到台湾根本无法甄别出来,也不必太重视与不该阻止他们的身份与来台湾。

这些宗教首先都是些一些野心勃勃者挑动才造反的,而在台湾管理与生活质量上都没有他们挑事的空间才是关键。

分散而来、混合分配。

就此而言沈磊的措施就让这些宗教在组织上完全成一盘散沙,而各级控制也不至于有不少人进行非法活动不察觉。

但一下引入整支义军改造起来比较麻烦,所以他决定不为可能多获得一些人口此时在陆地与大明对抗,还要为将他们运到台湾后为改造他们费心。

"

(小燕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穿书女配成了科技大佬

穿书女配成了科技大佬

乔西穿书后,瞬间制订了五项计划。1摆脱原男主2找男主五叔做靠山3脱离原生家庭,给自己找个新爹4把欺负自己的人送到千里之外5绝不掺和男女主之事,以免被剧情炮灰…做完这五件事,就能完美将自己从原剧情中摘离。以后的日子,种种菜,养养花,喝喝茶,偶尔搞个发明造福一下人类,提前过上种田的养老生活。…乔西的确把自己从原剧情中摘离了。然而却无端冒出来了更多原文没有的剧情。…比如说男主一家都把她当成了宝...

重金属外壳

重金属外壳

被当做废材的少年却有一颗坚韧的心,他有一个秘密,入了机甲,他就是神。...

带着火影到大唐

带着火影到大唐

带着火影到大唐最新章节带着火影到大唐无弹窗带着火影到大唐全文阅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带着火影到大唐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盛世嫡妃,世子爷宠妻如命

盛世嫡妃,世子爷宠妻如命

七年的相伴,原来只不过是利用,冷宫赐死的苏明月也许是命不该绝,回到了十四岁那年,从此踏上了复仇之路。她想,她应该是需要一个帮手,所以,她找上了京城所有少女的梦中情人宸王府世子元澈。他想,他应该是需要一个媳妇,所以,他找上了整个京城人人都称彪悍的将门虎女苏明月。明明说好的是合作,怎么就进了洞房了,还美其名曰,为长期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婚后大家只看见了向来英明神武的世子爷变成了妻控,唯妻是从。ampldquo世子爷,阮家的公子对我们世子妃动手动脚的?amprdquo小厮禀道。ampldquo把那小子的手给爷剁了。amp...

抗战侦察兵

抗战侦察兵

侦察兵来到了1933年的长城罗文峪,英勇的二十九军正在和日寇浴血厮杀。侦察兵带着在现代军队中练就的过人身手,投入到充满热血和激情的抗日战争中来。一次次残酷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