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随所寓而安就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由道家看,人生于世,时时应该这样,由我看,至少是老年,可以这样。
所以,为了安老,乞援于道释,我的想法,无妨以道为主,加一点点释。
以道为主的生活态度会引来非议,只说两种。
一种来自争上游,可以是哲理的,说不如走荀子的路,求人定胜天;可以是社会的,说不如走陈胜、吴广的路,求变不可忍为可忍。
上游,也许很好或较好,但是,正如《左传》僖公三十年烛之武所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无能为而仍不能不活,所以只好退守,安于居下游。
另一种来自考实际,说长此心安是幻想,因为可遇之境千差万别,总有些境,如饥渴、病苦、刑罚之类,是难得心安的。
这说得不错,以之为根据评论道之为道,是应该承认,失之把客观的影响看得太轻了,把主观的力量看得太大了。
但我们也要承认,太大失实,并不蕴含缩小也失实,比喻为真药,大病未必能治,治小病也许还可以吧?佛家说境由心造,也是不免夸大,但常识也承认情人眼里出西施,可见主观也不是总不起作用。
这样,我想仍用退一步法,把随所寓而安的“所寓”
限定为不过于恶劣的,用道家之道,看看能不能取得“而安”
。
这道,有“行”
方面的表现,是任运,或加细说,不求得,不患失。
得,失,指常识认定的,如贫富,富是得,贫是失,荣辱,荣是得,辱是失,穷(用古义)达,达是得,穷是失,聚散,聚是得,散是失,大到生死,生是得,死是失,小到与人有小接触,所得为笑脸,是得,所得为咒骂,是失,等等,都是。
得会带来乐的情绪,失会带来苦的情绪。
道家的所求,所谓心安,主要是对付失,以及带来的苦。
其意境是视失为无所谓,也就不以为苦。
这是内功,借用佛家的话说,是对境心不起,显然不容易。
因为不容易,也许有时还需要“理”
来帮助,这理是:一、一切都是自然的,就无妨冤亲平等;二、一切都没有究极价值,因而求什么,舍什么,就都不值得。
显然,如果我们能够坚信此理,并惯于视得失(或小得小失)为无所谓,至少是有些烦恼,可以消除至少是减轻些吧?
所以在道理上,尤其是近年,我重视这随所寓而安的道,并很想试行之而真有所得。
是否真有所得呢?可惜无处去买可以衡量这种情况的秤,称一称。
也就仍不得不请问自身的主观印象。
答复竟是恍兮惚兮,因为目光向某处,像是颇有所得,比如多年聚集的长物,书籍、书画等所谓文房之物,近年来失散不少,想到,我就曾以道家之道为算盘,说这样也好,居可以少占地方,搬家可以省车钱,心里同样感到飘飘然。
可是这所得终归有个限度,比如贫富,如果经济情况坏到无力买烤白薯,聚散,真有佛家所谓爱别离苦,以及一旦阎王老爷派小鬼来请,我都能够“而安”
吗?至少还要走着瞧。
可见“道也者”
,虽然“不可须臾离也”
,至于能否通行,就还要靠自己的天资和修养。
想到这些,我还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天机过浅而慨叹。
该结束了,回顾一下,唠唠叨叨说了超过两封万言书,关于老年的心境,除杂乱以外,还有什么呢?或进一步问,开头说“吾谁与归”
,到结尾,能够改为说“微斯道,吾谁与归”
了吗?显然没有这样的信心。
没信心,可见是折腾如清仓,而终于毫无所获了。
但细想想,也不尽然,因为,借用时风的说法,既已反省又检查,总可以增加一点点自知之明吧?这也好。
林天秦若菲内容简介...
世界四大风水师之一的慕千秋,有天对自己唯一的徒弟说,收拾好行李滚蛋吧!我没什么好教你的了。从小辍学的李思辰就此回到了祖国,按照自己新塑命格的情况,决定先去补下命格中最缺失的活气灵性。于是他回到了学校。破凶局,改命格,收阴尸,除邪魍!一口断人生死,一言决国兴衰!且看李思辰书写出一段风水师的传奇!...
主人公叫季临渊木羡鱼的小说是傻夫丑妻神医娘子要翻天,本小说的作者是青莞儿写的一本古代言情类小说,内容主要讲述木羡鱼穿越了,堂堂神医居然穿越成了一个无盐丑女!这便罢了,她的相公季临渊是个傻子?瞅着小傻子天天被人欺负,垂涎小傻子美色的木羡鱼不干了。她要斗恶人,发大财,改变形象带着美人小傻子走上人生巅峰!岂料,傻子竟然不傻了,身份还不一般了!...
简介听闻,烈阳国公主除了美貌一无是处,欺男霸女骄纵蛮横,棒打鸳鸯恬不知耻利用权力逼迫丞相府大公子娶了她。重生醒来,沐云初决心洗心革面,做个韬武略样样精通流芳百世的好公主。...
我曾偷偷喜欢上一个女孩...
主要以戏说的方式讲述大贪官和珅不为人知的趣闻轶事以及鲜有提及的爱情故事。本站为书迷更新戏说和珅最新章节,查看郭伟光所撰历史军事戏说和珅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